--- title: 第 2 章 安装 FreeBSD part: 部分 I. 起步 prev: books/handbook/introduction next: books/handbook/bsdinstall showBookMenu: true weight: 4 params: path: "/books/handbook/install/" --- [[install]] = 安装 FreeBSD :doctype: book :toc: macro :toclevels: 1 :icons: font :sectnums: :sectnumlevels: 6 :sectnumoffset: 2 :partnums: :source-highlighter: rouge :experimental: :images-path: books/handbook/install/ ifdef::env-beastie[] ifdef::backend-html5[] :imagesdir: ../../../../images/{images-path} endif::[] ifndef::book[] include::shared/authors.adoc[] include::shared/mirrors.adoc[] include::shared/releases.adoc[] include::shared/attributes/attributes-{{% lang %}}.adoc[] include::shared/{{% lang %}}/teams.adoc[] include::shared/{{% lang %}}/mailing-lists.adoc[] include::shared/{{% lang %}}/urls.adoc[] toc::[] endif::[] ifdef::backend-pdf,backend-epub3[] include::../../../../../shared/asciidoctor.adoc[] endif::[] endif::[] ifndef::env-beastie[] toc::[] include::../../../../../shared/asciidoctor.adoc[] endif::[] [[install-synopsis]] == 概述 FreeBSD 提供了一个以文字为主,简单好用的安装程序,叫做 sysinstall 。这是 FreeBSD 默认使用的安装程序; 厂商如果想,也可以提供适合自己需要的安装程序。本章说明如何使用 sysinstall 来安装 FreeBSD。 学习完本章之后,您将会知道: * 如何制作 FreeBSD 安装磁盘 * FreeBSD如何参照及分割您的硬盘 * 如何启动 sysinstall. * 在执行 sysinstall 时您将要回答的问题、 问题代表什么意义,以及该如何回答它们。 在阅读本章之前,您应该: * 阅读您要安装的 FreeBSD 版本所附的硬件支持列表以确定您的硬件有没有被支持。 [NOTE] ==== 一般来说,此安装说明是针对 i386(TM) ("PC 兼容机") 体系结构的电脑。如果有其它体系结构的安装说明, 我们将一并列出。虽然本文档经常保持更新, 但有可能与您安装版本上所带的说明文档有些许出入。 在这里建议您使用本说明文章作为一般性的安装指导参考手册。 ==== [[install-hardware]] == 硬件需求 [[install-hardware-minimal]] === 最小配置 安装 FreeBSD 所需的最小硬件配置, 随 FreeBSD 版本和硬件架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接下来的几节中, 给出了这些信息的一些总结。随您安装 FreeBSD 的方式不同, 可能需要使用软驱或为 FreeBSD 支持的 CDROM 驱动器, 有时候也可能需要的是一块网卡。 这将在 <> 中进行介绍。 ==== FreeBSD/i386 和 FreeBSD/pc98 FreeBSD/i386 和 FreeBSD/pc98 版本, 都需要 486 或更高的处理器,以及至少 24 MB 的 RAM。 您需要至少 150 MB 的空闲硬盘空间, 才能完成最小的安装配置。 [NOTE] ==== 对于老旧的硬件而言, 多数时候, 装配更多的 RAM 和腾出更多的硬盘空间, 要比使用更快的处理器更有用。 ==== ==== FreeBSD/amd64 有两类处理器同时能够支持运行 FreeBSD/amd64。 第一种是 AMD64 处理器, 包括 AMD Athlon(TM)64、 AMD Athlon(TM)64-FX、 AMD Opteron(TM) 以及更高级别的处理器。 能够使用 FreeBSD/amd64 的另一种处理器是包含了采用 Intel(R) EM64T 架构支持的处理器。 这类处理器包括 Intel(R) Core(TM) 2 Duo、 Quad、 以及 Extreme 系列处理器, 以及 Intel(R) Xeon(TM) 3000、 5000、 和 7000 系列处理器。 如果您的计算机使用 nVidia nForce3 Pro-150, 则 _必须_ 使用 BIOS 配置, 禁用 IO APIC。 如果您没有找到这样的选项, 可能就只能转而禁用 ACPI 了。 Pro-150 芯片组存在一个 bug, 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绕过这一问题的方法。 ==== FreeBSD/sparc64 要安装 FreeBSD/sparc64, 必须使用它支持的平台 (参见 <>)。 FreeBSD/sparc64 需要独占一块磁盘。 目前还没有办法与其它操作系统共享一块磁盘。 [[install-hardware-supported]] === 支持的硬件 支持的硬件列表, 会作为 FreeBSD 发行版本的 FreeBSD 兼容硬件说明提供。 这个文档通常可以在 CDROM 或 FTP 安装文件的顶级目录找到, 它的名字是 [.filename]#HARDWARE.TXT#, 此外, 在 sysinstall 的 documentation 菜单也可以找到。它针对特定的硬件架构列出了 FreeBSD 已知支持的硬件。 不同发行版本和架构上的硬件支持列表,可以在 FreeBSD 网站的 http://www.FreeBSD.org/releases/[发行版信息] 页面上找到。 [[install-pre]] ==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install-inventory]] === 列出您电脑的硬件清单 在安装 FreeBSD 之前,您应该试着将您电脑中的硬件清单列出来。 FreeBSD 安装程序会将这些硬件(磁盘、网卡、光驱等等) 以及型号及制造厂商列出来。FreeBSD 也会尝试为这些设备找出最适当的 IRQ 及 IO 端口的设定。但是因为 PC 的硬件种类实在太过复杂, 这个步骤不一定总是能成功。这时, 您就可能需要手动更改有问题的设备的设定值。 如果您已经安装了其它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R) 或 Linux, 那么您可以先由这些系统所提供的工具来查看您的设备设定值是怎么分配的。 如果您真的没办法确定某些接口卡用什么设定值,那么您可以检查看看, 说不定它的设定已经标示在卡上。常用的 IRQ 号码为 3、5 以及 7; IO 端口的值通常以 16 进制位表示,例如 Ox330。 我们建议您在安装 FreeBSD 之前把这些信息打印或记录下来,做成表格 的样子也许会比较有帮助,例如: .硬件设备清单 [cols="1,1,1,1", frame="none", options="header"] |=== | 设备名 | IRQ | IO 端口号 | 备注 |第一块硬盘 |N/A |N/A |40 GB,Seagate 制造,第一个 IDE 接口主设备 |CDROM |N/A |N/A |第一个 IDE 接口从设备 |第二块硬盘 |N/A |N/A |20 GB,IBM 制造, 第二个 IDE 接口主设备 |第一个 IDE 控制器 |14 |0x1f0 | |网卡 |N/A |N/A |Intel(R) 10/100 |Modem |N/A |N/A |3Com(R) 56K faxmodem,位于 COM1 口 |... |... |... |... |=== 在清楚地了解了您计算机的配置之后, 需要检查它是否符合您希望安装的 FreeBSD 版本的硬件需求。 === 备份您的数据 如果您的电脑上面存有重要的数据资料, 那么在安装 FreeBSD 前请确定您已经将这些资料备份了, 并且先测试这些备份文档是否有问题。FreeBSD 安装程序在要写入任何资料到您的硬盘前都会先提醒您确认, 一旦您确定要写入,那么以后就没有反悔的机会。 [[install-where]] === 决定要将 FreeBSD 安装到哪里 如果您想让 FreeBSD 使用整个硬盘,那么请直接跳到下一节。 但是,如果您想让 FreeBSD 跟您已有的系统并存, 那么您必须对您数据存在硬盘的分布方式有深入的了解, 以及其所造成的影响。 [[install-where-i386]] ==== FreeBSD/i386 体系结构的硬盘分配方式 一个 PC 硬盘可以被细分为许多块。 这些块被称为 _partitions (分区)_。 由于 FreeBSD 内部也有分区的概念,如此命名很容易导致混淆, 因此我们在 FreeBSD 中,将其称为磁盘 slice,或简称为 slices。 例如, FreeBSD 提供的用于操作 PC 磁盘分区的工具 `fdisk` 就将其称为 slice 而不是 partition。 由于设计的原因, 每个硬盘仅支持四个分区; 这些分区叫做 _主分区(Primary partion)_。 为了突破这个限制以便能使用更多的分区,就有了新的分区类型,叫做 _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_。 一个硬盘可以拥有一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里可以建立许多个所谓的 _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s)_。 每个分区都有其独立的 _分区号(partition ID)_, 用以区分每个分区的数据类型。FreeBSD 分区的分区号为 `165`。 一般而言,每种操作系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区别分区。 例如 DOS 及其之后的 Windows(R), 会分配给每个主分区及逻辑分区一个 _驱动器字符_, 从 [.filename]#C:# 开始。 FreeBSD 必须安装在主分区。FreeBSD 可以在这个分区上面存放系统数据或是您建立的任何文件。 然而,如果您有多个硬盘,您也可以在这些硬盘上(全部或部分)建立 FreeBSD 分区。在您安装 FreeBSD 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分区可以给 FreeBSD 使用。 这个分区可以是尚未规划的分区, 或是已经存在且存有数据但您不再需要的分区。 如果您已经用完了您硬盘上的所有分区, 那么您必须使用其它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工具 (如 DOS 或 Windows(R) 下的 `fdisk`) 来腾出一个分区给 FreeBSD 使用。 如果您的某个分区有多余的空间,您可以使用它。 但是使用前您需要先整理一下这些分区。 FreeBSD 最小安装需要约 100 MB 的空间,但是这仅是 _非常_ 基本的安装, 几乎没有剩下多少空间可以建立您自己的文件。一个较理想的最小安装是 250 MB,不含图形界面;或是 350 MB 以上,包含图形界面。 如果您还需要安装其它的第三方厂商的套件, 那么将需要更多的硬盘空间。 您可以使用类似 PartitionMagic(R) 这样的商业版本工具, 或类似 GParted 这样的自由软件工具来调整分区尺寸, 从而为 FreeBSD 腾出空间。 PartitionMagic(R) 和 GParted 都能改变 NTFS 分区的尺寸。 GParted 在许多 Live CD Linux 发行版, 如 http://www.sysresccd.org/[SystemRescueCD] 中均有提供。 目前已经有报告显示改变 Microsoft(R) Vista 分区尺寸时会出现问题。 在进行此类操作时, 建议您准备一张 Vista 安装 CDROM。如同其他的磁盘维护操作一样, 强烈建议您事先进行备份。 [WARNING] ==== 不当的使用这些工具可能会删掉您硬盘上的数据资料! 在使用这些工具前确定您有最近的、没问题的备份数据。 ==== .使用已存在的分区 [example] ==== 假设您只有一个 4GB 的硬盘,而且已经装了 Windows(R) 然后您将这个硬盘分成两个分区 [.filename]#C:# 跟 [.filename]#D:#,每个分区大小为 2 GB。在 [.filename]#C:# 分区上存放有 1 GB 的数据、 [.filename]##D:##分区上存放 0.5 GB 的数据。 这意味着您的盘上有两个分区,一个驱动器符号是一个分区 (如 c:、d:)。 您可以把所有存放在 [.filename]#D:# 分区上的数据复制到 [.filename]#C:# 分区, 这样就空出了一个分区(d:)给 FreeBSD 使用。 ==== .缩减已现在的分区 [example] ==== 假设您只有一个 4 GB 的硬盘,而且已经装了 Windows(R)。 您在安装 Windows(R) 的时候把 4 GB 都给了 [.filename]#C:# 分区,并且已经使用了 1.5 GB 的空间。您想将剩余空间中的 2 GB 给 FreeBSD 使用。 为了安装 FreeBSD,您必须从下面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 . 备份 Windows(R) 的数据资料,然后重新安装 Windows(R), 并给 Windows(R) 分配 2 GB 的空间。 . 使用上面提及的 PartitionMagic(R) 来整理或切割您的分区。 ==== === 收集您的网络配置相关资料 如果您想通过网络(FTP 或是 NFS)安装 FreeBSD, 那么您就必须知道您的网络配置信息。在安装 FreeBSD 的过程中将会提示您输入这些资料,以顺利完成安装过程。 ==== 使用以太网或电缆/DSL Modem 如果您通过局域网或是要通过网卡使用电缆/DSL 上网, 那么您必须准备下面的信息: . IP 地址。 . 默认网关 IP 地址。 . 主机名称。 .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 . 子网掩码。 如果您不知道这些信息, 您可以询问系统管理员或是您的网络服务提供者。 他们可能会说这些信息会由 _DHCP_ 自动分配;如果这样的话,请记住这一点就可以了。 ==== 使用 Modem 连接 如果您由 ISP 提供的拨号服务上网,您仍然可以通过它安装 FreeBSD,只是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您必须知道: . 拨号到 ISP 的电话号码。 . 您的 modem 是连接到哪个 COM 端口。 . 您拨号到 ISP 所用的账号和密码。 === 检查 FreeBSD 发行勘误 虽然我们尽力确保每个 FreeBSD 发行版本的稳定性, 但偶尔也会有一些错误进入发行版。极少数情况下, 这些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安装。 当发现和修正问题之后,它们会列在 FreeBSD 网站中的 http://www.FreeBSD.org/releases/{rel120-current}r/errata/[FreeBSD 发行勘误] 中。 在您安装之前,应该首先看一看这份勘误表,以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于所有释出版本的信息,包括勘误表,可以在 link:https://www.FreeBSD.org/[FreeBSD 网站] 的 link:https://www.FreeBSD.org/releases/[发行版信息] 一节中找到。 === 准备安装介质 FreeBSD 可以通过下面任何一种安装介质进行安装: .安装介质 * CDROM 或 DVD * USB 记忆棒 * 在同一计算机上的 DOS 分区 * SCSI 或 QIC 磁带 * 软盘 .网络 * 通过防火墙的一个 FTP 站点,或使用 HTTP 代理。 * NFS 服务器 * 一个指定的并行或串行接口 如果您购买了 FreeBSD 的 CD 或 DVD,那么您可以直接进入下一节 (<>)。 如果您还没有 FreeBSD 的安装文件, 则应按照 <> 来准备。 读完那节之后, 您就可以回到这节并从 <> 继续了。 [[install-boot-media]] === 准备引导介质 FreeBSD 的安装过程开始于将您的电脑开机进入 FreeBSD 安装环境 - -并非在其它的操作系统上运行一个程序。 计算机通常使用安装在硬盘上的操作系统进行引导, 也可以配置成使用一张"bootable(可引导)"的软盘进行启动。 大多数现代计算机也都可以从光驱或 USB 盘来引导系统。 [TIP] ==== 如果您有 FreeBSD 的安装光盘或 DVD(或者是您购买的, 或者是您自己准备的。)并且您的计算机可以从光驱进行启动 (通常在 BIOS 中会有 "Boot Order" 或类似的选项可以设置),那么您就可以跳过此小节。 因为 FreeBSD 光盘及 DVD 光盘都是可以引导的, 用它们开机您不用做什么特别的准备。 ==== 要创建引导系统所需的记忆棒, 需按下面的操作进行: [.procedure] ==== . 获取记忆棒映像文件 + 记忆棒映像文件可以从 _arch_ 对应的 `ISO-IMAGES` 目录, 例如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releases/arch/ISO-IMAGES/version/FreeBSD-{rel120-current}-RELEASE-arch-memstick.img` 获得。 其中, _arch_ 和 _version_ 需要替换为您使用的平台和版本。 例如, FreeBSD/i386 {rel120-current}-RELEASE 的记忆棒映像位于 link: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releases/i386/ISO-IMAGES/{rel120-current}/FreeBSD-{rel120-current}-RELEASE-i386-memstick.img[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releases/i386/ISO-IMAGES/{rel120-current}/FreeBSD-{rel120-current}-RELEASE-i386-memstick.img]。 + 记忆棒的映像文件扩展名是 [.filename]#.img#。 在 [.filename]#ISO-IMAGES/# 目录中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映像, 您需要根据使用的 FreeBSD 版本, 有时也包括硬件来选择合适的映像。 + [IMPORTANT] ====== 在继续安装之前, 务必 _备份_ 您目前保存在 USB 记忆棒上的数据, 接下来的操作将会 _擦除_ 这些数据。 ====== + . 准备记忆棒 + [WARNING] ====== 下面的例子中, 目标记忆棒对应的设备名是 [.filename]#/dev/da0#。 请小心地确认这是希望覆盖的设备, 否则可能会损坏您的现有数据。 ====== + 设置 `kern.geom.debugflags` sysctl 为允许写入目标设备的主引导记录。 + [source,shell] .... # sysctl kern.geom.debugflags=16 .... + . 将映像文件写入记忆棒 + [.filename]#.img# 文件 _不是_ 直接复制到记忆棒中的那种普通文件。 这个映像是一份包含启动盘全部内容的映像。 这意味着简单地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是 _不能_ 赋予其引导系统的能力的。 您必须使用 man:dd[1] 将映像文件直接写入磁盘: + [source,shell,subs="attributes"] .... # dd if=FreeBSD-{rel120-current}-RELEASE-i386-memstick.img of=/dev/da0 bs=64k .... ==== 一般来说,要建立安装盘(软盘)请依照下列步骤: [.procedure] ==== . 获取开机软盘映像文件 + [IMPORTANT] ====== 请注意, 从 FreeBSD 8.0 开始, 我们不再提供软盘映像了。 请参阅前面关于如何使用 USB 记忆棒, 或 CDROM 和 DVD 来安装 FreeBSD 的介绍。 ====== + 开机软盘映像文件可以在您的安装介质的 [.filename]#floppies/# 目录下找到, 另外您也可以从下述网站的 floppies 目录下载: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releases/架构名/版本-RELEASE/floppies/`。 将 _<架构名>_ 和 _<版本>_ 替换为您使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希望安装的版本号。 例如,用于安装 i386(TM) 上的 FreeBSD/i386 {rel112-current}-RELEASE 的文件的地址, 应该是 link: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releases/i386/{rel112-current}-RELEASE/floppies/[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releases/i386/{rel112-current}-RELEASE/floppies/]。 + 软盘映像文件的扩展名是 [.filename]#.flp#。 在 [.filename]#floppies/# 目录中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映像文件, 随您安装的 FreeBSD 版本, 某些时候也随硬件的不同, 您需要使用的映像文件可能会有所不同。 您通常会需要四张软盘, 即 [.filename]#boot.flp#、 [.filename]#kern1.flp#、 [.filename]#kern2.flp#, 以及 [.filename]#kern3.flp#。 请查阅同一目录下的 [.filename]#README.TXT# 文件以了解关于这些映像文件的最新信息。 + [IMPORTANT] ====== 您的 FTP 程序必须使用 _二进制模式_ 来下载这些映 像文件。有些浏览器只会用 _text_ (或_ASCII _) 模式来传输数据, 用这些浏览器下载的映像文件做成的软盘将无法正常开机。 ====== + . 准备软盘 + 您必须为您下载的每一个映像文件准备一张软盘。 并且请避免使用到坏掉的软盘。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您先将这些软盘格式化, 不要相信所谓的已格式化的软盘。在 Windows(R) 下的格式化程序不会告诉您出现多少坏块, 它只是简单的标记它们为 "bad" 并且忽略它们。 根据建议您应该使用全新的软盘来存放安装程序。 + [IMPORTANT] ====== 如果您在安装 FreeBSD 的过程中造成当机、 冻结或是其它怪异现象,第一个要怀疑的就是引导软盘。 请用其它的软盘制作映像文件再试试看。 ====== + . 将映像文件写入软盘中 + [.filename]#.flp# 文件 _并非_ 一般的文件,您不能直接将它们复制到软盘上。 事实上它是一张包含完整磁盘内容的映像文件。这表示您 _不能_ 简单的使用 DOS 的 copy 命令将文件写到软盘上, 而必须使用特别的工具程序将映像文件直接写到软盘中。 + 如果您使用 MS-DOS(R) 或 Windows(R) 操作系统来制作引导盘, 那么您可以使用我们提供的 `fdimage` 程序来将映像文件写到软盘中。 + 如果您使用的是光盘,假设光盘的驱动器符号为 [.filename]#E:#,那么请执行下面的命令: + [source,shell] .... E:\> tools\fdimage floppies\boot.flp A: .... + 重复上述命令以完成每个 [.filename]#.flp# 文件的写入, 每换一个映像文件都必须更换软盘; 制作好的软盘请注明是使用哪个映像文件做的。 如果您的映像文件存放在不同的地方,请自行修改上面的指令指向您存放 [.filename]#.flp# 文件的地方。要是您没有 FreeBSD 光盘, 您可以到 FreeBSD 的 FTP 站点 link: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tools/[ tools目录] 中下载。 + 如果您在 UNIX(R) 系统上制作软盘(例如其它 FreeBSD 机器), 您可以使用 man:dd[1] 命令来将映像文件写到软盘中。 如果您用 FreeBSD,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 + [source,shell] .... # dd if=boot.flp of=/dev/fd0 .... + 在 FreeBSD 中,[.filename]#/dev/fd0# 指的是第一个软驱(即 [.filename]#A:# 驱动器); [.filename]#/dev/fd1# 是 [.filename]#B:# 驱动器,依此类推。其它的 UNIX(R) 系统可能会用不同的的名称, 这时您就要查阅该系统的说明文件。 ==== 您现在可以安装 FreeBSD 了 [[install-start]] == 开始安装 [IMPORTANT] ==== 默认情况下, 安装过程并不会改变任何您硬盘中的数据, 除非您看到下面的讯息: [.programlisting] .... Last Chance: Are you SURE you want continue the installation? If you're running this on a disk with data you wish to save then WE STRONGLY ENCOURAGE YOU TO MAKE PROPER BACKUPS before proceeding! We can take no responsibility for lost disk contents! .... 在看到这最后的警告讯息前您都可以随时离开, 安装程序界面不会变更您的硬盘。如果您发现有任何设定错误, 这时您可以直接将电源关掉而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 [[install-starting]] === 开机启动 [[install-starting-i386]] ==== 引导 i386(TM) 系统 [.procedure] ==== . 从电脑尚未开机开始说起 . 将电脑电源打开。刚开始的时候它应该会显示进入系统设置菜单或 BIOS 要按哪个键,常见的是 kbd:[F2]、 kbd:[F10]、kbd:[Del] 或 kbd:[Alt+S]。不论是要按哪个键,请按它进入 BIOS 设置画面。 有时您的计算机可能会显示一个图形画面,典型的做法是按 kbd:[Esc] 将关掉这个图形画面, 以使您能够看到必要的设置信息。 . 找到设置开机顺序的选项,它的标记为 "Boot Order" 通常会列出一些设备让您选择,例如:`Floppy`、 `CDROM`、`First Hard Disk` 等等。 + 如果您要用光盘安装,请选择 CDROM。 如果使用 USB 盘, 或者软盘来引导系统, 也应类似地确认选择了正确的引导设备。 如有疑问, 请参考您的主板说明手册。 + 储存设定并离开,系统应该会重新启动。 . 如果您根据 <> 制作了 "可引导" 的 USB 记忆棒, 在开机前将其插到计算机上。 + 如果您是从光盘安装, 那么开机后请立即将 FreeBSD 光盘放入光驱中。 + [NOTE] ====== 对于 FreeBSD 7.3 和更早的版本, 可以使用软盘引导, 这些软盘可以根据 <> 来制作。 其中, [.filename]#boot.flp# 是启动盘。 引导系统时应使用这张软盘。 ====== + 如果您开机后发现计算机引导了先前已经装好的其他操作系统, 请检查: .. 是不是软盘或光盘太晚放入而错失开机引导时间。 如果是, 请将它们放入后重新开机。 .. BIOS 设定不对,请重新检查 BIOS 的设定。 .. 您的 BIOS 不支持从这些安装介质引导。 . FreeBSD 即将启动。如果您是从光盘引导, 您会见到类似下面的画面: + [source,shell] .... Booting from CD-Rom... 645MB medium detected CD Loader 1.2 Building the boot loader arguments Looking up /BOOT/LOADER... Found Relocating the loader and the BTX Starting the BTX loader BTX loader 1.00 BTX version is 1.02 Consoles: internal video/keyboard BIOS CD is cd0 BIOS drive C: is disk0 BIOS drive D: is disk1 BIOS 636kB/261056kB available memory FreeBSD/i386 bootstrap loader, Revision 1.1 Loading /boot/defaults/loader.conf /boot/kernel/kernel text=0x64daa0 data=0xa4e80+0xa9e40 syms=[0x4+0x6cac0+0x4+0x88e9d] \ .... + 如果您从软盘启动, 则应看到类似下面的画面: + [source,shell] .... Booting from Floppy... Uncompressing ... done BTX loader 1.00 BTX version is 1.01 Console: internal video/keyboard BIOS drive A: is disk0 BIOS drive C: is disk1 BIOS 639kB/261120kB available memory FreeBSD/i386 bootstrap loader, Revision 1.1 Loading /boot/defaults/loader.conf /kernel text=0x277391 data=0x3268c+0x332a8 | Insert disk labelled "Kernel floppy 1" and press any key... .... + 请根据提示将 [.filename]#boot.flp# 软盘取出, 插入 [.filename]#kern1.flp# 这张盘, 然后按 kbd:[Enter]。 您只需从第一张软盘启动, 然后再需要时根据提示插入其他软盘就可以了。 . 不论是从光盘、 USB 记忆棒或软盘引导, 接下来都会进入 FreeBSD 引导加载器菜单: + [[boot-loader-menu]] .FreeBSD Boot Loader Menu image::boot-loader-menu.png[] + 您可以等待十秒, 或按 kbd:[Enter]。 ==== ==== 引导 sparc64 多数 sparc64 系统均配置为从硬盘自动引导。 如果希望安装 FreeBSD,就需要从网络或 CDROM 启动了, 这需要首先进入 PROM (OpenFirmware)。 要完成这项工作,首先需要重启系统,并等待出现引导消息。 具体的信息取决于您使用的型号,不过它应该会是类似下面这样: [source,shell] .... Sun Blade 100 (UltraSPARC-IIe), Keyboard Present Copyright 1998-2001 Sun Microsyste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OpenBoot 4.2, 128 MB memory installed, Serial #51090132. Ethernet address 0:3:ba:b:92:d4, Host ID: 830b92d4. .... 如果您的系统此时开始了从硬盘引导的过程,则需要按下 kbd:[L1+A] 或 kbd:[Stop+A], 或者在串口控制台上发送 `BREAK` (例如, 在 man:tip[1] 或 man:cu[1] 中是 `~#`) 以便进入 PROM 提示符。 它应该是类似下面这样: [source,shell] .... ok <.> ok {0} <.> .... <.> 这是在只有一颗 CPU 的系统上的提示。 <.> 这是用于 SMP 系统的选项, 这里的数字, 是系统中可用的 CPU 数量。 这时, 将 CDROM 插入驱动器, 并在 PROM 提示符后面, 输入 `boot cdrom`。 [[view-probe]] === 查看设备探测的结果 前面屏幕显示的最后几百行字会存在缓冲区中以便您查阅。 要浏览缓冲区,您可以按下 kbd:[Scroll Lock] 键, 这会开启画面的卷动功能。然后您就可以使用方向键或 kbd:[PageUp] 、kbd:[PageDown] 键来上下翻阅。 再按一次 kbd:[Scroll Lock] 键将停止画面卷动。 在您浏览的时候会看到类似 <>的画面。 真正的结果依照您的电脑装置而有所不同。 [[install-dev-probe]] .典型的设备探测结果 [source,shell] .... avail memory = 253050880 (247120K bytes) Preloaded elf kernel "kernel" at 0xc0817000. Preloaded mfs_root "/mfsroot" at 0xc0817084. md0: Preloaded image 4423680 bytes at 0xc03ddcd4 md1: Malloc disk Using $PIR table, 4 entries at 0xc00fde60 npx0: on motherboard npx0: INT 16 interface pcib0: on motherboard pci0: on pcib0 pcib1: at device 1.0 on pci0 pci1: on pcib1 pci1: at 0.0 irq 11 isab0: at device 7.0 on pci0 isa0: on isab0 atapci0: port 0xe000-0xe00f at device 7.1 on pci0 ata0: at 0x1f0 irq 14 on atapci0 ata1: at 0x170 irq 15 on atapci0 uhci0 port 0xe400-0xe41f irq 10 at device 7.2 on pci 0 usb0: on uhci0 usb0: USB revision 1.0 uhub0: VIA UHCI root hub, class 9/0, rev 1.00/1.00, addr1 uhub0: 2 ports with 2 removable, self powered pci0: (vendor=0x1106, dev=0x3040) at 7.3 dc0: port 0xe800-0xe8ff mem 0xdb000000-0xeb0003ff ir q 11 at device 8.0 on pci0 dc0: Ethernet address: 00:04:5a:74:6b:b5 miibus0: on dc0 ukphy0: on miibus0 ukphy0: 10baseT, 10baseT-FDX, 100baseTX, 100baseTX-FDX, auto ed0: port 0xec00-0xec1f irq 9 at device 10. 0 on pci0 ed0 address 52:54:05:de:73:1b, type NE2000 (16 bit) isa0: too many dependant configs (8) isa0: unexpected small tag 14 orm0: